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 > 两汉简史 > 第五章 陈胜起义

第五章 陈胜起义

好书推荐:神话版三国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雏鹰的荣耀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鹰视狼顾战国:开局一块地明末钢铁大亨首席御医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蝉动抗战:从八佰开始天唐锦绣战场合同工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秦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寒门宰相抗日之兵魂传说

前面说过,秦朝灭亡的一大主因是徭役。我对税收学是个外行,只能简单为大家介绍下秦朝的赋税徭役。秦朝的赋税最主要的三种是田赋、口赋、杂赋。田赋分为田租和刍蒿两种。口赋则是以人口来征税。杂赋就是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实物税。老百姓除了上缴这些沉重赋税外,还要服徭役,就是上文所说的为统治者从事无偿的劳动,每年一个月。真是“人尽其才”啊,实物征收完了,连力气都不放过。所以也称为力役。而秦朝的徭役还包括兵役,为期是两年。大家可以想想,加上服役路上来回的时间(都是步行),老百姓一年到头还有多少时间可以丢在自己家里那块地上?上缴完所有苛捐杂税之后,自己又能剩下多少?而之前提过,秦始皇在十来年里,又频繁的大兴土木,造成许多额外的沉重负担。虽说当时征用了大量刑徒,但其中大部分还是分摊在了老百姓的头上。

所以汉朝时候有人说秦朝的赋税比古代多二十倍;力役比古代多三十倍。老百姓的大半收入全部用来缴税了。鉴于汉朝许多人都有“仇秦”的思想(当代人仇视、贬低前朝是政治手段,历朝历代皆如此,属正常现象),他们的话我们不能尽信。但秦朝赋税徭役之重,也从中可见一斑了。

秦二世登基后,赵高更是位高权重。在赵高怂恿下,二世为保皇位(矫诏而来)把自己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尽皆杀死不说,还大肆兴造阿房宫、直道等等。刑法日益严酷、赋税越来越重、徭役没完没了,情况更甚秦始皇时期。天下百姓真正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压死骆驼的第一根稻草出现了。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

这里先和大家说下当时的历法,因为和我们现在略有不同。众所周知历法分为阳历阴历两种。现在我们年轻一辈自然已经习惯了阳历。其实阳历起自于西方,所以又称西历,中国一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正式使用。到现在也只有111年而已。秦朝时期与我们不同的在于月份。夏朝是以正月也就是一月份为每一年的首月。到了商朝是十二月,周朝是十一月,最后秦朝则是十月份。汉初时候也和秦朝一样,是以十月份为每年首月的。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改回和夏朝一样,以每年一月份为第一个月并一直沿用至今。而汉武帝也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从此,又多了一种纪年方式。

我们说回陈胜。陈胜说过两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应该说,从言语上看陈胜是个有志向的人。但从能力上看,似乎配不上这样的豪言壮语。

前209年,陈胜、吴广与900多个和他们一样的贫苦百姓在两个县尉的押解下被征调往渔阳(今北京密云区)戍守。走到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时,天降大雨,道路被雨水阻断,无法通行,只能驻扎于此。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大伙越来越急。因为秦令规定,戍边兵丁,逾时未至,一律处斩。陈胜、吴广一合计,现在已经来不及赶到渔阳了,去也是死,逃也是死,横竖大不了一死,索性就召集大伙反了。他们决定用扶苏和项燕的名义来号召起义。在那个迷信的时代,他们还想了两个办法来招揽人心。一是在绸帕上写下“陈胜王”三个字,然后放进买来的鱼肚子里。同伴煮鱼来吃,“正好”发现了这三个字,自然大为惊奇。二是吴广晚上跑到驻地附近的荒弃古庙里,点上篝火装作鬼火,然后模仿狐狸的声音反复叫喊:“大楚兴,陈胜王”。同伴们被吵醒,十分惊恐。第二天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还看着陈胜指指点点。这就是“鱼腹丹书”和“篝火狐鸣”的典故。其实我一直很纳闷,什么叫做狐狸的声音......

陈胜吴广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杀掉了两个押解的县尉。对大家说,延误限期,按律当斩。就算现在不死,以后戍边我们十之六七的人也得死。大丈夫就算死也要名扬天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番话挑起了新仇旧恨,对秦廷的满腔怨恨彻底迸发。众人以县尉的首级为祭,筑坛盟誓。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就近攻下了大泽乡,然后又迅速占领了蕲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爆发了,史称“大泽乡起义”。

攻占蕲县后,陈胜又迅速的攻下了附近数个乡镇。每下一地,都有大量饱受秦廷压榨的百姓纷纷来投。陈胜的势力得到迅速的扩张。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秦朝的暴政苛令实在是起义军的最佳帮手。在攻下具有规模的陈县(曾为楚国都城)后,陈胜以陈县为都,自立为王,国号“张楚”。据记载,陈胜在攻打陈县前的兵力不过兵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步卒数万,这些人在数周乃至数天前,还只是吃不饱饭的平民百姓,更没有进行过任何军事训练(也来不及)。仗着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占据着弹丸之地就敢立国称王,只能说无知者无畏。这也为后来张楚迅速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当然,这并不能怪陈胜,毕竟他是第一个(没经验)。“缓称王”这个金科玉律在往后的一千多年中,依然被无数的起义首领们所忽视。而你要说称王是完全错误的也不尽然,它自有其需求性。所谓“名正言顺”。当张楚政权建立后,带动了全国范围内推翻暴秦的斗争高潮,迎风飘扬的“张楚”大旗,成为了当时农民起义的标志,拥有着巨大的号召力。我相信陈胜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是不会后悔自己称王的。所以,这当中的利弊权衡需要因着不同朝代的背景、情况等等去进行,的确颇费一番功夫。

虽然陈胜吴广的起义只持续了仅仅六个月,但依然无碍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各种史册都会永远的记录着: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第一个举起了反秦的大旗,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还是要请刘邦和项羽在后台多待一会,让我一口气把陈胜、吴广的故事讲完,因为反正也很短。这似乎也是历朝历代的“陈胜吴广们”的宿命。他们总是第一个燃起了星火燎原之势,然后很快的被消灭,无法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发芽结果。

大家做好准备,接下来要进入的时期,只能以一个“乱”字来形容。虽然只有短短数年,前前后后称王称霸的多如牛毛。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张楚政权直接或间接导致所产生的。我尽量写得简洁清楚些,把那些无关重要的省略掉,希望大家不要像我当初啃这段史书时般头昏脑胀。

建国后,陈胜本着“主力西征,偏师略地”的战略,兵分几路,席卷中原各地。

第一路,以武臣为将,张耳、陈馀为副,攻打原赵国旧地。张耳、陈馀都是魏国名士,刎颈之交(后绝交)。陈胜攻下陈县时来投,曾劝陈胜不要称王,未被采纳,故认定陈胜难成大器。张耳曾为信陵君门客。刘邦年轻时因仰慕信陵君西游魏地,从而结识张耳,其后还多次拜访并随张耳游历,两人结下深厚交情。后来张耳的儿子还娶了刘邦独女,两人结为儿女亲家。关于张耳、陈馀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说。武臣率军渡黄河北上,连续攻下赵地十余城。队伍不断壮大,已有数万人。而后又采纳蒯通计策进行招降,不战而得三十余城,攻下邯郸后,经张耳、陈馀劝说,自立为赵王。随后派遣部下韩广攻打燕国旧地。韩广参照武臣同志称王事迹,在燕国自立,是为燕王。天下又多两王。后来武臣、韩广又分别为自己的部下李良、臧荼所杀。真是一笔糊涂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破风文学【51pfwx.com】第一时间更新《两汉简史》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镇疆军我的1644目标三八线重生之四海帝皇1889远东枭雄成为皇帝从赘婿开始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大明小神医,换血多尔衮!荒原薪火诗仙小贵婿医馆里的故事决戰江南神朝之主,从觉醒万族绝色图开始诡三国斐潜太子妃她命中带煞谢桥赵玄璟金榜现世,举国求我迎娶女帝1850再造中华唐宁钟意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那年寒冬那年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