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 > 两汉简史 > 第四章 大秦帝国

第四章 大秦帝国

好书推荐:东晋北府一丘八绍宋抗战:从八佰开始抗日之兵魂传说大明流匪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庆余年战场合同工1949我来自未来北雄红色莫斯科诡三国顽贼隆万盛世数风流人物留里克的崛起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鹰视狼顾黜龙

破风文学【51pfwx.com】第一时间更新《两汉简史》最新章节。

公元前221年(秦王二十六年),嬴政正式称帝,建立秦朝。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采用其中“皇”和“帝”两个字构成自己的称号。而自己又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所以称为“始皇帝”。从此,“皇帝”两字成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专属称谓。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1912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下台,历时两千一百余年。

为了稳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

首先,听从李斯建议,设立三公九卿,分配朝政。然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分封制起于商朝,盛于周朝。周朝灭商后,把封地连同封地内的一切分封给各宗族和功臣,然后通过联姻和血缘来加强及维持与诸侯国的关系。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俨然就像“天子”并享有世袭统治权。同时诸侯也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护卫周室等等。这就是“天下共主”。整个周王室就像一个累世同居的大家族,纯靠家族关系来维系。由于诸侯国太多,众继承人难免有良莠不齐的情况出现。一旦所传非人就会动摇根本甚至亡朝灭国。周王室自己的嫡传、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嫡长继承制”实在是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灭亡的一大主因。每个朝代中固然偶有强爷胜祖的继承人出现,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情况毕竟是少数。皇权使人腐化的程度促使了历史上无数的“周幽王们”涌现。这是其一。其二,周王室这个庞大的家族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在数代之后日渐疏远,难免会有争夺杀伐的情况出现。当周王室驾驭诸侯的能力越来越薄弱,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直至演变成群雄割据的局面。到了战国末期,甚至被诸侯渐渐的反客为主,王室治权荡然无存,最终亡于秦朝之手。所以,分封制注定了周朝的崩塌。只不过这种崩塌是缓缓而至,并非一泻而下的。

而郡县制则是由中央直接委任地方官,使地方直接处于中央的管辖之下,以官僚政治彻底取缔血缘政治,这样有利于中央的集权和国家的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两千年来的基本政治格局。所以有句话叫“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朝初期,天下设三十六郡。后来秦朝北击匈奴,南征百越。郡县数量有所增加。

短短几句话就介绍了郡县制,诸位读来似乎很简单。其实当时秦始皇和李斯可以力排众议推行郡县制是很不简单的。因为东西两周的岁月实在太过漫长(790年)。漫长到人人都以为会永无止境;漫长到所有制度仿佛是理所当然,更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分封制早已根深蒂固、植入人心了。但秦始皇用事实证明了:真理很多时候都是在少数的一方。

其次,由于统一不久,全国各地还在沿用之前的六国旧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旧制。然后首先是统一度量衡。结果这种计量方式的存在时间比封建社会还要久。直到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可以见到。其次是统一文字、货币、车轨等等。这是秦始皇和李斯又一大影响深远的政绩,著名的“书同文,车同轨”。

好了,好话说到现在了。现在该展现秦始皇的另一面了。

秦始皇喜欢修造建筑。最有名的三个是:长城、秦皇陵、阿房宫。其余还有秦直道、灵渠等等。

修缮长城的出发点有两个。第一,军事上的需求,抵御北方匈奴。秦朝时期,北方匈奴不断寇边。秦始皇派大将蒙恬(蒙骜之孙、蒙武之子)率军驱逐。秦军势大,匈奴看到蒙恬来了就逃,等蒙恬走了又来。秦始皇被这种“你来我走,你走我来”的游击战术弄得不胜其烦。于是决定让蒙恬修缮长城,把匈奴抵挡在城墙之外。其实长城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烽火戏诸侯就发生在此。后来的秦国、赵国、燕国都修过长城以保卫疆土。秦始皇时期的修缮就是把原本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成为一条万里长城。第二,由于秦朝当时刚统一不久,六国残余势力还很多。秦始皇为了不让他们滋扰生事,就调动了大量的原六国百姓去修缮长城。于新朝的统治者来说可谓一举两得,更无可厚非。但是工程实在太过巨大,致使劳民伤财。“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大家应该都听过。传说虽然是假的,孟姜女的原型所哭的也不是秦始皇修的长城,但像故事里孟姜女丈夫这样累死在长城上的民夫当时真的比比皆是。秦朝的万里长城一共修了九年,前后征用了逾一百万民夫,其中有很多人都像孟姜女丈夫一样,再也不能返回家乡与妻儿团聚了。今天的万里长城作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宏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想,我们都不应该忘了他们。

阿房宫被称为“天下第一宫”,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来预计占地15平方公里,也就是1500万平方,工程浩大。如果说秦始皇修长城是毁誉参半,那修阿房宫则只有毁没有誉了。纯粹是为了自己享受的目的。当然,他自己美其名曰的说是因为咸阳人口激增,人满为患,宫殿小了。于是公元前212年,在与咸阳只有一水之隔的渭水南岸开始修建阿房宫,这次征用的数字是七十万人。这个数字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因为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徭役和刑徒来到这里当民夫,远比死亡人数更多。仿佛修缮长城的惨事将会再度发生。所幸阿房宫只修了两年,秦始皇就死在了东巡路上。秦廷把阿房宫的民夫全部调往赶造秦始皇陵,阿房宫被迫暂时停工。否则伤亡数字会更加庞大。后来秦二世虽然抽调部分人手继续修筑阿房宫,但是两年后,秦二世自杀,阿房宫最终完全停工。后来项羽进入咸阳,很多人以为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足足持续了三个月。其实项羽烧的是咸阳宫殿,并不是阿房宫。

修建皇陵是历代帝王的一项传统。最早可追溯到黄帝陵。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元年),秦始皇陵就开始修建,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秦始皇统一六国、正式称帝后,感觉之前设计的皇陵规格已经配不上自己“始皇帝”的身份了。于是开始全面扩建。一共征用七十二万人,一直到公元前208年才全部竣工,历时39年。相比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十余万人耗时二十年,秦始皇陵人数上整整多了七倍,时间上则是两倍。为修秦始皇陵,39年中到底有多少人累死在了皇陵里?加上殉葬的人数,相信是一个十分庞大十分恐怖的数字。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破风文学】地址:51pf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布衣首辅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荒原薪火那年寒冬那年人大明第一武夫成为皇帝从赘婿开始北美洲再造中华大宋:砥砺前行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美利坚军火商怒海覆清1852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后偷香诗仙小贵婿诡三国斐潜朕,就是亡国之君!三国:开挂的刘备军师我上就我上医馆里的故事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