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破风文学51pf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6章全国大力支持一汽开工
1953年6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后,汽车工业管理局立即着手拟订三年建厂的进度计划,以便协调和统一国内外、部内外、厂内外的工作,落实毛泽东和党中央三年建厂的指示。
6月17日,计划刚搞完成时,援建一汽的苏联专家组组长希格乔夫到京。希格乔夫等人又同汽车工业管理局一起对计划做了修改、补充。
6月22日,修改后的一汽三年建设计划上报毛泽东和党中央。
中央批转后,全国上上下下,各有关部门都按总进度的要求,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难,给与一汽建设最大的支援。
在当时,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支援一汽建设的热潮。
举国上下,大开绿灯,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在总进度计划中,关于全部干部及施工力量,汽车工业管理局提请中央责成中央局解决,并建议最好由华东担任,请中央建工部以华东工程局设计公司、工程公司为基础统一调配。不足者,请中央建工部配齐。
中央组织部的行动非常快,马上从华东地区抽调了一批又一批经过战火洗礼、有很高政治觉悟和组织能力的干部,派往一汽。
同时,1952年,在一汽筹建初期,中央组织部先从全国各地抽调了150名厅局级干部到筹备组从事领导工作。
中央决定由东北局调配党政干部,东北局立即从机关中抽调529名干部,还从农村挑选一大批党员、团员及复转军人。东北教育局调来的初中毕业生1200人作为施工骨干,到1953年3月,来厂参加建设的干部猛增到4000多人。
除了东北局调配干部外,还有从国外、南方大城市来东北参加建设的老专家,从江苏省抽调了40多名县委以上的老干部,从上海、大连、沈阳、北京、天津等地调来的技术工人和能工巧匠,从清华、交通、天津等大学毕业的大批应届毕业生,以及在华东、中南、张家口军区也抽调700多名子弟兵参加汽车工厂的建设。
当时,全国除西藏、青海外,都为一汽支援了优秀人才。
调来的干部斗志旺盛,精神状态非常好。刚刚从战火中走过来的老干部也不过三十几岁,都很年轻,一说要建设祖国的工业化,都非常高兴,尽管东北生活条件较艰苦,但他们却毫不在乎。
还有许多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工作的干部和学生,没有被中组部调配到,就积极主动申请到东北去,建设祖国的第一座汽车厂。
据后来成为副总理的李岚清回忆:
1952年9月,我们一千多名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告别了培育我们的母校,离开了我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满怀着参加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激情,踏上新的征途。乘坐着整整一列专车来到了当时东北人民政府的首府沈阳。
当结束了分配到东北的“上海学生总队”的工作后,我来到负责学生分配工作的一位大姐的办公室。
我向她汇报了这一段工作,她便笑着对我说:“现在就剩你自己没有分配了。我们打算让你到毛泽东汽车、拖拉机、坦克工厂去工作,同意吗?”
“什么?我们自己要造汽车、拖拉机、坦克啦!”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消息呀!我听了这位大姐的话,为祖国的复兴感到无比的欢悦,根本没有考虑什么同意不同意,便愉快地接受了。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都是放弃了原来比较舒适的生活,告别了亲人,从四面八方,不远千里,来到东北。
大家亲密无间,团结奋斗,抗严寒,战酷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1953年夏天,中央决定把一汽的土建施工任务交给建工部全面负责以后,为了加快工厂建设进度,又从上海调来了以陈佃园为师长的主力建筑五师,从哈尔滨调来了以刘一心为经理的工业建筑公司的施工队伍,在波澜壮阔的一汽建设工地上,汇集了两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飘雪中文网】《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海贼王之大蛇的百物语》《乃木坂的奇妙日常》《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她被赶出侯府后》《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华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