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 > 大宋:砥砺前行 > 第三章 既来之则安之

第三章 既来之则安之(1 / 2)

好书推荐:隆万盛世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东晋北府一丘八明末钢铁大亨诡三国佣兵1929铁十字神话版三国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鹰视狼顾民国投机者大明流匪留里克的崛起黜龙雏鹰的荣耀谍云重重抗日之兵魂传说秦时小说家

天才一秒记住【破风文学】地址:51pfwx.com

纵观历史茫茫长河,自封建社会伊始,夏商周秦汉,乃至五胡乱华,直至唐宋元明清,终宋一朝,宋都是一个挺奇葩的王朝。

具体表现为,整个北宋封建王朝,哪怕一直持续北宋末期,百年间,作为生杀大权聚集于一身的帝王硬是始终都未曾杀过一个士大夫。

皇帝不杀士大夫,不代表会让尔等小日子过得清闲美满舒适,相反惩罚手段层出不穷。

使用最多,是来个眼不见为净,直接贬到穷山恶水里。

爱恶心谁,去恶心谁;想折腾谁,折腾谁。

王安石变法那般闹腾,没杀,被贬到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愤青欧阳修,文坛泰斗骂街之王,出了好几个桃色新闻,没杀,被贬到滁州。

还有个著名的乌台诗案,这哥们最奇葩,当官期间把变革的新党旧派逐个点名骂了个遍,最后结局可想而知。他一生都在被贬路上蹉跎,官也是越当越小,最终客死异乡。

总的说来这是一个耀眼的时代,之后也会是一个极具屈辱的时代。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抗金英雄岳飞在他的《满江红.写怀》发出了不甘和悲愤!

“在想甚呢?”

县衙,宅邸,后花园书舍。

每每到了午食时,二伯母这会儿总会趁着借由送食名义监督自己温书,只是二伯母心肠好是好,可偏偏每每很会来事,同时她脸上总也藏不住事,苏轩总能猜出她心思,八九不离十。

老这样玩,就不好玩了。

近些时日里二伯苏涣虽然依旧忙碌,但他也会、时不时,抽出闲暇之余过问自己学业,有时甚至还会故意板着脸,念叨几句劝学诗,劝人向上。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苏轩听得耳根子都快起茧。

有那么一瞬间苏轩是害怕面对他的。

每当这个时候,苏轩又禁不住回想,文坛大儒是不是都一个德行,动不动就喜欢劝人向学,一副人名教师一切为了祖国花朵的奉献形象。

如果真是这样,那唐宋八大家可就有的瞧呢。

说起北宋教育体系真的很有意思。

孩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要认识基本的文字,这样到了七八岁时就可以诵读《千字文》《论语》《孝经》这类的书。

九岁,就已经能够讲解《春秋》。

十岁小学毕业,这时但凡是家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中长辈或者族宗就会将孩童送到乡里书院去读中学,开始系统学习经史子集。

如《大学》《中庸》《易经》《诗经》这几科等等。

想想自己的大哥苏轼,这会儿也应该离家苦读去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在后世经历了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学的教学模式,陡然间变化太大,他是打心眼里接受不了。

况四书五经,首先这思想的冲突太大,也不可能一下子全盘接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怒海覆清1852大明小神医,换血多尔衮!大宋:砥砺前行长安匪1850再造中华镇国异姓王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九品寒门大明国士镇疆军我的1644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后偷香三国:开挂的刘备军师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重生之四海帝皇目标三八线赤旗唐宁钟意那年寒冬那年人决戰江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