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简史》转载请注明来源:破风文学51pfwx.com
前文说过,刘邦生性游手好闲、不事生产。但为人却豪爽豁达,朋友有事相求,从来不推脱。自己身无分文,却还要天天带着朋友吃饭喝酒。没钱就蹭。有一次,又带朋友到大嫂家蹭饭。当时刘邦大哥已经逝世,蹭个一次两次,大嫂也没说什么。长年累月,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怎么吃得消。于是大嫂故意用勺子刮锅沿,听上去就像在刮锅底一样,暗示已经没有饭了。刘邦的朋友们只能讪讪离去。刘邦送走朋友,回来一看,锅里明明还有饭,从此就记恨大嫂。后来当上了皇帝,把刘氏宗亲封了个遍,唯独没封亲侄子和大嫂。最后还是在刘太公说情下,封了侄子一个羹颉侯。羹颉,就是用勺子刮锅底的意思。大家应该还记得,萧何多送他两百铜钱,他多封萧何两千户食邑那件事。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刘邦绝对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哪怕他的身份从市井无赖到了九五至尊也没有改变。这也是刘邦身上一个很突出的性格。
当时秦朝实行郡县制,分为郡县两级,由郡治县。而县下面是乡,乡下面是亭。秦朝因沛县一带原属楚国旧郡,故而在此设立了泗水郡,郡治沛县。刘邦去参加官吏考核。之后,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份正职工作——泗水亭长。也有另一种说法,说这份工作是萧何介绍给他的,但无法考证。
亭长的主要工作有缉拿盗匪、摊派徭役、征收钱粮等等,还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一来,亭长不算国家编制,连官都不能算,顶多算是个吏。而且管辖范围太小(一般为十里),基本是由本地人就近任职。二来,要处理一些基层民事,所以作为地头蛇,又有群众基础的刘邦顺利上任。
因为工作关系,刘邦经常要到咸阳去出差,例如配送服役人员等。有一次,身处咸阳的刘邦正好看见了秦始皇出巡的队伍。那队伍浩荡壮观,深深震撼到了刘邦。于是刘邦发出了一句载入史册的感叹:大丈夫当如是!意思大丈夫就应该这个样子。
有人整理过刘邦的经典话语,还弄出过一个什么经典语录八句。反正不管多少句,这一句应该是最有豪气的。而更关键的是,刘邦不但说了,还做到了;不但做到了,还超越了。从布衣平民到九五至尊,是封建社会中最遥远的距离。而刘邦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就跨过了这道鸿沟,这在浩瀚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独此一家的。
诗和远方,感叹一下就好,生活还是得继续。刘邦完成了工作,回到了沛县。从咸阳回来没多久,沛县就来了一位贵客。此人姓吕名文字叔平,单父人(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是沛县县长的至交好友,为了避仇,举家迁来沛县。生有二子三女: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长姁、次女吕雉、三女吕媭。
县长大人在吕家新宅设下隆重筵席,宴请当地名流和各级官吏为吕公贺喜乔迁,顺带敲把竹杠。因为上门做客,请客的人又是一县之长,谁敢两手空空的去?县长大人命萧何主管收礼,并定下规矩:门口摆有名帖,记录宾客姓名及送礼数目。礼物不满一千钱的,只能坐在堂下喝酒;超过一千钱的,才能登堂入室,堂上喝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冢中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破风文学51pf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