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风文学【51pfwx.com】第一时间更新《汽车摇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工建设》最新章节。
第9章知识分子参与建设一汽
1953年8月31日,一列满载参加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几百名大学毕业生的专车,缓缓离开上海,驶向东北。
原来,临近毕业的一个月来,毕业生集中学习,听了有关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情况的报告。
听了五年计划报告后,将要毕业的大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表态志愿到祖国建设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
很多同学未离开过家乡,论生活条件东北要艰苦得多,有些同学家庭还有困难。
但大家以祖国建设的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踊跃报名到东北参加建设。
于是,他们在填报志愿时大多是这样写的:
第一东北,
第二西北,
第三华北。
大学生们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是何等可贵!临时党团支部的任务就是要保证同学们离校到工作岗位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安全、团结,热情饱满。
出发前,东北大队召开了大会,讲明纪律要求,组织后勤、纠察等小组为大家服务。
到达长春后,很多学生被分到六五二厂。在校时,他们就听说过六五二厂就是“毛泽东汽车厂”,现在被分到六五二厂,大家感到特别兴奋!
9月24日开始,同学们按厂部通知的分配名单分别到各单位报到,愉快地服从分配。
这批大学生在一汽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勤恳敬业,奉献才华,后均成长为一汽各方面的骨干力量。
和许多在国内读书的大学生一样,当时有一批曾经在海外学成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为了实现多年来制造汽车的夙愿,宁愿放弃优厚的工资待遇和舒适的物质文化生活,从国外或先期回国在南方的大城市已经参加工作了的,也不远千里、万里来到长春,参加中国第一个汽车生产基地的建设。
他们为了理想和事业,孜孜以求,矢志不渝,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一汽这块沃土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孙顺理是海外归国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侨乡,他的祖父幼年飘洋海外,历尽艰辛,当年与人合股,在旧金山偏僻的“淘金”山区开办了一家“杂货店”。
孙顺理从1934年大学毕业后不久,就投身汽车行业,1943年被国民党政府派往美国南本德城的司蒂倍克汽车厂、为卡车配套的赫克利斯发动机制造厂、密西根州的雪佛兰铸造厂实习,并在密西根大学进修获硕士学位,1947年回国。
在美国的时候,他深感中国人到处受到歧视的痛苦,萌发了建设我国自己的汽车工厂的强国之梦。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曾经计划筹建一座年产5000辆载重车的汽车工厂,从Sterling公司购买了汽车产品图纸,委托兰辛城的利和工厂搞了工厂设计,并选派一批人送往美国实习。
孙顺理参与了建厂的设计工作,在美国利和工厂工作了几个月,也未能建厂,几个月的努力最后只落得一堆废纸。
新中国成立后,孙顺理的梦想终于得到了实现。他是最早参加一汽筹建人员之一,1952年来长春时,技术人员只有14人。他到后不久,成立了技术室,从学习俄文、翻译苏联的资料入手,为一汽的建设做技术准备。
孙顺理还参加了组织和审理赴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实习人员的工作。一汽建成后,他先后担任一汽的机修车间副主任、厂副总机械师、工艺研究所所长、主管生产的厂副总工程师以及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他把后半生的心血都凝结在国产解放牌汽车的生产上,成为人们尊敬、爱戴的领导和专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晋末长剑》《美食:美食系神豪》《仗剑独行斩鬼神》《从那座韩城开始》《她不是潘金莲》《大将》《又逢君》《炮灰的人生2(快穿)》《末日杂货铺[经营]》《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天才一秒记住【破风文学】地址:51pf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