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关陇:王九九革命生涯》转载请注明来源:破风文学51pfwx.com
王九九于公元1911年2月5日,出生在陇东正宁县永和镇寺村一位贫苦农民家里。父亲是个穷秀才,成年累月在外,靠给人写契约、状子挣点钱,以接济一家人的生活。王九九长到3岁时,母亲重病身亡。父亲料理完妻子的丧事后,就又出门走了。王九九失去了母亲,父亲又长年不在家,只有跟着哥哥姐姐们过日子。
岁月流逝。王九九8岁那年,父亲送他去一家私塾里念书。由于家里越来越穷,他只好半路停了学,去给财东邹春发家放羊。冬天,他穿的是羊毛做的毡衣、毡裤;夏天,他经常光着膀子,饿了啃口冷窝头,渴了喝几口山泉。寒、暑、雪、雨,使他磨就了一副好身骨。18岁那年,竟长得又高又大又结实。一次,国民党抓壮丁,将他抓去,在彬县和200多人摔了一天跤,没有人摔赢他。第二天,当他听说要把他送到远处去当兵,夜里他约了两个人,越过高墙逃走了。
1929年冬,他和庄里几个人正在场里钢草,远远看见国民党保甲局的张丁义,领着两个保丁进庄来了。大家知道他又是来催粮要款的,都骂了起来。
当时,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多极了,早就逼得人喘不过气来。大家一见催粮要款的狗腿子,都恨得咬牙切齿。
那年,刘志丹同志领导的游击队,已经开始在三嘉摭一带活动。游击队领导群众抗粮抗款的风声,传到了湫头、永和一带。王九九心里早就鼓着一股劲儿,要和那些狗腿子闹闹事。不行,就去投奔刘志丹。
提起国民党这个走狗张丁义,方圆几十个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几岁的小孩也认识他。这人40岁左右年纪,中等身材,长驴脸上经常挂着一副墨眼镜,后脑勺上吊着个清朝人的小辫子。身穿一件长袍,外套小马褂,右手拿着“文明棍”,左手老是不离他肩上的鸦片烟裕子。
别看他年龄不大,干的坏事数不胜数。这家伙贪财好色,敲骨吸髓,淫人妻女,无恶不作,既死皮又无赖。因而人们给送了个外号“活死狗”。那瘦长的脸被大烟抽得焦黄,牙齿黑
得像涂上了一层锅墨子。四十来岁的人,看上去足有五十开外。看见这个坏蛋,王九九他们边干活边议论。
有的说:“这个死狗今天来没有好事,一定是来催粮要款的。”
有的说:“他今天来再欺负咱们,咱们就和他斗!”王九九说:“对,若逼得咱们实在没法活,咱们就上山参
加游击队去。”几个人议论了一阵,继续钏着草。
这时,张丁义和两个保丁大摇大摆地来到场上,一开口就问:“你们的粮款筹好了没有?”
因为大家都憋着气,好大一阵子没人吭声。
过了一会儿,有人才央告说:“遭了这么大的年憧,百姓实在没办法,再宽限几天吧!”
张丁义的驴脸本来就很长,听大家这么一说,脸拉得更长了,气得额上的青筋暴得像蚯蚓爬上去了似的。
他把三角眼一翻,“文明棍”把地捣得咚咚响,气势汹汹地说:“现在马上要过年了,这粮款紧得很!少一个都不行,慢一点也不行!”又说:“这是上头的命令,你们谁敢违抗!”随后,用“文明棍”指着王九九的脑门:“你家筹得咋样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路笛,路月明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破风文学51pf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