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史话(上)》转载请注明来源:破风文学51pfwx.com
菑、新、畲
周代称初垦之田为,次年、第三年者为新、畲。从西周早期到周末这类名称一直存在。
《尔雅·释地》说:“田一岁曰,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毛诗、鲁诗及马融的说法与此相同。《说文解字》对菑之解释是“三岁治田也”,而《易释文》引《说文》则作“二岁”。《诗正义》引郑玄《易注》,说法同《尔雅》。惟《礼记·坊记》郑注作“田一岁曰,二岁曰畲,三岁曰新田”。由于后人引用许、郑说法时产生讹误,现无法判断其是非。
为一岁田,各家无分歧。孙炎《尔雅注》和郭璞《尔雅注》认为的本义指除草木。《诗经》中常见的字,是指拔除草木、整治田亩、开荒耕种。《尚书》也认为,周人的除草木和耕种是一种连续性的工作。《说文解字》对茁的解释是“不耕田也”,则与《诗》《书》所记不合。但清代学者王念孙、陈等都认为“不”是“才”之误。“才”有开始之意,“才耕田”即初耕田,这种解释和古制相符。《淮南子·本经》有:“榛秽,聚埒亩,芟野(莽),长苗秀。”汉朝人对太古农耕情况的这种描述,也适用于周代。杀草木确是周人农耕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据《周礼》《礼记》,周人将草木除去后,待其干枯即用火焚烧,这既能起到清除田中秽莽的作用,又能为作物提供灰肥,和后世所说的“刀耕火种”颇有相似之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不可以离婚》《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馥欲香片》《上流玩法》《华娱调教师》《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苟在修真世界》《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玄鉴仙族》《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
邢春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破风文学51pf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