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明,彭萍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破风文学51pf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玫瑰城史话
佩特拉在约旦南部,距首都安曼271千米,坐落在胡尔山脚下,处于穆萨谷地之中。佩特拉是座历史古城遗址,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带有神话色彩的名胜古迹。两千多年前,那巴特人曾在这一带栖息生活,并先后建都于此。由于这里是埃及、叙利亚等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很快便成为商贾云集,繁荣昌盛的商业都市。那时的佩特拉曾以“中东商业中心”而著称。擅长经商业务的奈巴蒂人在前往埃及、叙利亚贩运商品时,都把佩特拉作为他们经商活动的中转站,从而促进了佩特拉的发展与繁荣。居住在这里的那巴特人曾是沙漠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最初是在商队必经之路上靠拦路抢劫为生;而后,改为保护过路商队,以收取一定的保护金为生。最后,许多那巴特人也加入商队,成了商人。公元前1世纪,佩特拉王国的疆土扩大到了大马士革。106年,罗马帝国攻占了佩特拉,开始扩建城堡,使这里成为盛极一时的商队要道。随着红海海上贸易的发展,佩特拉逐步失去原有的重要地位。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佩特拉的土著居民在岩石中雕凿的众多建筑物,逐渐使其成为一座“石头城”,也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多少世纪以来,这颗明珠一直没有被人发现。那时候,约旦地区流传着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在约旦南部广袤的沙漠中有一条神秘的峡谷,这条峡谷既深又长,但不知在何方;一批神人在那里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并在里面藏了无数珍宝,谁能找到它,便可成为大富翁。人们一批又一批地前去探索,但都无功而返。这个神话故事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但始终没有人想到,这些建筑物就存在于穆萨山谷之中。直到1812年,英国游客约翰·白克汀特游览佩特拉时,才第一次揭开这个神话故事的奥秘,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石头城”终与世人见面。
红玫瑰古城
佩特拉,希伯来语中是“岩石”的意思,因为整座城市是在岩石上雕凿出来的。山谷的岩石呈朱红色或褐色,在朝阳或晚霞的映照下城中的建筑会变成玫瑰色,所以佩特拉也被称作“红玫瑰古城”。相传,这里是摩西“点石出水”的地方。当年,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流落荒野,正当饥渴困乏的时候,摩西得到上帝的帮助,他挥杖击石,激出泉水。据说,这股泉水至今仍流淌不息。
佩特拉古城建在海拔950米的山谷中。进入佩特拉古城,要通过1.5千米长的峡谷,峡谷最宽处不过7米,最窄处仅能通过一辆马车。两边的石壁高70~100米,行人抬头仅能望到一线青天。走出峡谷,是宽广的谷地,豁然开朗。高大雄伟的殿堂排布在周围山崖的岩壁上,门檐相间,殿宇重叠,十分壮观。
石宫·剧场·女儿宫
佩特拉城的建筑物全都是依傍山势雕凿而成的,这一奇景是大自然的“雕刻师”和能工巧匠共同创造的。
峡谷出口不远便是一座依山凿出的巨大殿堂,高40米,宽30米,这就是卡兹尼石宫,又名“金库”。传说这里是历代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富的地方,但也有传言说这里是国王陵墓的灵殿。
整个殿门分两层,下层是两根罗马式的石柱,高十余米,门檐和横梁都雕有精细的图案。殿门的上层雕出了3个石龛,龛中分别雕有天使、圣母和带有翅膀的战士石像。宫殿中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留有原始壁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