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破风文学51pf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46章
赵立春的付出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回应,这个高学历人才的实干精神鼓舞了业内的很多干部同志。但现实条件受限,县里根本拿不出那么多补贴款用于民田养护。赵立春已经预料到这个问题,为此,他专门去找了河贞一趟。
河贞和庄晓洁现在也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到了县里,他俩的事就杂了。但赵立春难得鼓起勇气过来,因为自从上次给他泼冷水时候,似乎就再没联系过对方。河贞在内心里也把赵立春的到来当成是他们内心关系的一种修复。
他来这里不是一两年了,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不比赵立春了解的少,有些问题是与生俱来的。动什么都行,千万别动老百姓的田地,这是他认为的原则问题。现在赵立春想动这个原则,河贞当然是不支持。
先不说政策补贴落不落实,不管是休耕还是土壤养护种植,涉及到的是老百姓的农业生产习惯问题,你要改变他的生产习惯,他肯定会不舒服,那自然就不会出成绩。到最后还是会带来麻烦。
“我觉得轮作吧。”河贞思考半天,提了一句。
赵立春不太满意的咂咂嘴,“换汤不换药嘛等于,起不到土地保护作用啊。”
河贞笑了笑,“别急啊,还没说完呢,粮食作物就别种了,河西镇搞经济作物都多少年了,那还是你爹搞出来的,你怎么不学学呢?”
“什么?在这个地方搞经济作物?种葡萄?湿度太大,行不通的。”赵立春摇摇头。
河贞白了他一眼,“你是猪脑子啊?搞蔬菜啊,这东西正好使用你那套有机肥种植理念,蔬菜给点肥就长,对土壤损伤小。重要的是回利快,一年种个几次不成问题,老百姓不就有钱挣了?”
赵立春一拍脑门,反应过来,“对对对,有机蔬菜,绿色蔬菜,我怎么没想到呢。河贞,还别说,你这个北大的才子脑子转的就是快,这个想法行得通。可就是一年种次数太多恐怕不行吧?”
赵立春说到了点子上,既然要搞土壤修复,就不能过量消耗,修复才是目的。
河贞也皱着眉头,“嗯,还有个问题,技术和成本投入?立春,你要想好啊,搞有机种植,没有市场可是要血本无归的。”
这下难到赵立春了,赵立春都没想要投入专业种植设备,他就想施点有机肥,搞搞有机蔬菜得了,在这山沟沟里搞绿色种植,病虫害高发区,不用药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撕掉有机蔬菜的标签,那这些东西就不值钱了。
赵立春一下卡在这了,虽然他的专业是植物营养学,对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很精通,问题是怎么才能不用或少用农药?他想了好几天,除了搞室内栽培,没有别的办法。
但这个天方夜谭的想法让他马上打了退堂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问题一下又回到了出发点。
为此他特意回了趟河西镇,找他爹赵长山出主意。赵长山这才得知赵立春跑去四川支农的事,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晕过去。
赵柳枝一辈子都没什么主见,年轻时候有过一阵子猛劲,等生完赵立春之后,整个人生就垮掉了,全部被赵长山拖进他的人生节奏中了。得知儿子做出这样的选择,她只能偷偷抹眼泪。
荷香莲的鬓角有了几丝白发,她跟赵柳枝经常在一起闲聊过去,住在这安逸的小镇,似乎没有太多烦恼可以讨论。
但现在她必须要站在赵立春这边,因为庄晓洁跟河贞的经历,让荷香莲从心底接受了女儿下乡扶贫的现实。她拉着赵柳枝的衣袖,语重心长的说,“你生了个好儿子啊,你这个人呐,不知祸福,你家赵长山一辈子农民,活的不精彩吗?立春是干什么的?人家给政府分忧,做的都是咱们不敢想的事,我就问你,你家立春做的事,赵长山做得了吗?”
赵柳枝擦了擦眼角,停顿两三秒后才勉强的回了句,“那也不能在县里待着,书都白念了,我们就想着让他过好日子,结果你看……”
荷香莲的话白说了,赵柳枝又自己把自己带阴沟里去了,她站了起来,指着赵柳枝家的二层小楼,说:“你当了你一辈子农民,不也住上楼房了吗?你不知道啊,现在的城里人都往农村跑,你还不知好赖。你两口子可不能把立春坑了,要我说你们不但要支持,还要多多支持,你们想想,咱们当年要是有个这样的技术员帮忙,恐怕日子比现在还要好,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荷香莲发表完意见就回去了,因为是赵立春,所以她多说了几句,要换成别人,她半句都不会多说,因为她确确实实理解了这一代年轻人,他们是在父辈艰苦岁月里趴着长大的,你难道要让他们忘掉过去的艰难,难道要把他们对底层人民的热爱从骨子里赶出去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